社論:流浪教師現象背後的因素

0 Shares
0
0
0

資料來源: 台灣立報

根據教育部統計指出,目前流浪教師──即領有教師執照卻沒有擔任教職──人數約有3萬人,因此為了減少流浪教師的數量,以及因應「少子化」趨勢造成教師需求減少,未來教育部將逐年調整師資的培育量,預計在100學年度前,將師資員額從現在的2萬人縮減成約9千5百人。

流浪教師問題這幾年日益凸顯,關於此一現象,本報亦曾多次於社論為文分析。教育部此次將以減少供給因應需求下降,或許對於降低流浪教師數量稍有助益;然而,站在期待成為教師的這一代青年學子立場,他們所面對的危機不但未曾減少,恐將因成為教師的預期可能降低,而更加尖銳。

青年學子為何對於教師此一行業趨之若鶩,以致於無論師範院校、師資培育、教育學程等等有機會成為教師的育成管道,都成為考試或申請的大熱門?這個現象其實顯示:相較於其他工作而言,教師較為接近一種工作的「理想典型」。且不論這些年來因為教改實施與財政困難,使得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大增、壓力沈重、優退縮水;與其他工作比較起來,教師工作的穩定性、成就感、擁有的尊嚴、與生活結合的可能性、獨立與自主的表現空間等等,在在都遠優於就業市場上的其他工作類型,因此使得教師工作總是一職難求;因此,反過來看,教師工作之所以熱門,恰好顯現其他類型工作的不符人性。因此,或許站在教育部立場思考,減少師資供給或可降低流浪教師的數量,然而對於青年一代的痛苦而言,恐怕將會更為加劇。

再者,教師工作僧多粥少,另一方面也顯現社會發展與資源分配的失衡。若與這些年來所謂高科技人才奇缺現象相比較,更可以看出這一失衡的實況。由於近十幾年來,國家將有限資源大量傾注於大資本──特別是所謂的高科技產業,相對的,對於教育的挹注便顯得不成比例。高科技產業不斷擴張,中小學卻逆向減班,相互消長的結果,便使得各領域的就業機會比例懸殊,即使百年樹人的道德口號仍在,十年樹木的竭澤而漁作法卻是主流,如此的失衡發展,對於未來社會將產生不可預料的嚴重後果。

因此,流浪教師的突出現象,並不能輕忽地以供需失調來解釋並解決,這個現象背後隱藏更為深刻的問題,若是忽略這些因素而擬定政策,僅能解決機關或部門本身一時的窘境,對於受影響的人民而言,卻是於事無補;而這種結果,卻絕非國家存在的正當目的。

原始網頁: http://publish.lihpao.com/Columnists/2004/10/13/04b10121/

0 Shares

發表迴響

You May Also Like